反腐大剧《以法之名》一经播出,便凭借其悬疑剧情和大手笔的制作迅速占领了收视榜首。许多观众纷纷拿它与《人民的名义》作比较,认为它有望成为“反腐剧的接班人”。然而,随着剧情的深入,热度却逐渐消退,负面评价也愈发增多。即便有张译和蒋欣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加入,剧集的口碑依然难以挽回,甚至有观众直接表示希望它能尽快下架。剧集的崩塌,似乎与一个演员的出现密不可分。虽然他戏份不多,但每次出场,都让不少观众直呼“辣眼睛”。这个演员究竟是怎么“混”进剧组的呢?
《以法之名》开播时,确实吸引了大批观众。万海案中的当庭翻供、MLTY.COM-米乐(中国区)乔振兴的离奇死亡、举报信指向高官等悬疑元素,将剧情推向高潮。这些悬疑性十足的情节,犹如连环炸弹一般,一点就燃,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。而反腐扫黑的题材,也无疑戳中了观众的痛点。大胆揭露司法内部博弈的剧情,仿佛一部检察院版的《无间道》。收视率一度突破2.5,优酷热度破万,剧集数据亮眼,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剧一定会火。
但随着剧情的发展,问题也逐渐暴露。MLTY.COM-米乐(中国区)短短几集过后,观众开始感到不对劲。剧集的剧情仿佛一盘散沙,主线发展不断偏离。万海案尚未彻底查清,乔振兴自杀、王春祥违规的剧情又纷纷涌现,其间还夹杂着主角家庭的纠纷和旧案回溯。剧情跳跃性太强,观众看得晕头转向。更有网友直言,剧本像是将十部剧塞进了一部,主线到底在讲什么都变得模糊不清。
更糟糕的是,剧中一些细节漏洞频现。例如,检察官在案件调查中突然进行道德绑架,喊着“你们就没有点人情味吗?”这番话完全不像是司法人员说的话,倒像是在看家庭剧串场。与《人民的名义》那种逐步揭开案件真相的节奏,或者《狂飙》中警匪之间紧张对峙的氛围相比,《以法之名》的剧情显得格外花哨且杂乱无章。
有些情节更是让人捧腹。例如开头乔振兴溺水的戏,拍得像灾难片一样夸张,结果却与主线完全无关,纯粹是为了制造噱头。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了观众的期待,也让整个剧集的逻辑显得越来越不成立。
除了剧情,剧中主角们的演技也成为了观众吐槽的焦点。虽然配角们的表现可圈可点,但主角们的表演则让人大跌眼镜。张译饰演的洪亮本应是一位坚毅果敢的硬核检察官,结果却演得缩头缩脑、唯唯诺诺,给人一种《狂飙》中安欣穿越而来的错觉。他的审讯戏气场全无,MLTY.COM-米乐(中国区)观众看了直呼出戏。
蒋欣饰演的郑雅萍更是让人无语。作为省检察院干部,她经常摔文件、冷笑,甚至为了包庇恩师王春祥胡搅蛮缠,完全没有检察官的理性与公正。这种失误让观众感觉她更像一名情绪失控的家庭主妇,而不是一位职场精英。
但最令人崩溃的,莫过于赵煊饰演的陈胜龙。这个黑势力的养子角色,本应深藏不露,手段毒辣,像《扫黑风暴》中的高明远一样,喝着茶就能让人心生寒意。可赵煊的表演却浮夸得令人咋舌,像是在演喜剧一样。在剧中,他有一场玩卡丁车的戏,疯狂大笑,举止夸张得像动画片里的反派,完全没有黑老大的威严,简直像个三岁小孩在游乐场撒欢。
更离谱的是,在一场饭桌戏中,赵煊的陈胜龙盯着桌上的菜,用筷子指指点点,眼神空洞,完全没有焦点。情绪激动时,他站起来摇头晃脑,五官乱飞,手舞足蹈,活像在演舞台剧,而不是在演黑帮大佬。最让人反感的,是他在落地窗前趴着,嘴里残羹剩饭喷到玻璃上,画面脏乱无比,令人恶心。
与之相比,丁勇岱饰演的禹天成则展现了截然不同的演技。他在剧中出场时,虽然只是在遛狗,却凭借那种淡定从容的语气,问陈胜龙为什么杀人,给人一种不动声色的压迫感,真正的大佬风范。而赵煊的陈胜龙,在禹天成面前的表演则显得愚蠢且毫无深度,怒气外露,完全没有大佬的沉稳和内敛。
赵煊的演技问题,远不仅仅是过于用力,更在于他没有抓住角色的核心。陈胜龙需要的是冷静的狠毒与控制全局的气场,而赵煊从头到尾只是在疯癫地演戏,既没有大佬的气场,也没有小弟的隐忍,活像个没有大脑的NPC。
相比之下,剧中的一些配角,甚至一个普通律师角色,都比赵煊演得更有气场。观众看了都为他的演技感到尴尬。而这种浮夸的表演,除了让陈胜龙的角色崩塌,还拖累了整个反派群像的质量,成为整部剧的一大败笔。